<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365体育是正规的吗_bat365入口_365bet最新技巧人民政府>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市政府工作报告> 市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1008009005001/2021-179566
        组配分类 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1-02-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1-02-08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号:[ ]

        ——2021年2月3日在365体育是正规的吗_bat365入口_365bet最新技巧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365体育是正规的吗_bat365入口_365bet最新技巧市长 何中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和2020年主要工作

        “十三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打好“五大会战”,建设“四个舟山”,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增速全省第一;人均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8.1万元增加到约12.7万元,居全省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到159.2亿元,年均增长9%;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从44845元、25903元提高到63702元、3909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73缩小到1.63,居全省前列。干成一批大事要事,甬舟铁路顺利开工,自贸试验区落地见效,国内首屈一指的鱼山大型石化基地即将全面建成。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发生根本性改观,成为全国文明城市。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连续15年蝉联省“平安市”,捧回全国综治领域最高奖“长安杯”。

        这五年,我们坚持项目为王,强化谋划招引落地,经济发展积蓄新动能。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累计引进百亿元以上项目8个,累计实际到位市外资金超26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36亿美元,分别较“十二五”增长1.4倍、1.5倍。363个市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十三五”末比“十二五”末增长57.4%。 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基本建成。波音飞机完工和交付中心建成使用。观音文化园竣工开园。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大陆引水三期项目陆续建成。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即将完工。

        这五年,我们坚持先行先试,推进国家战略实施,全面开放形成新格局。获批国家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三年试点任务圆满完成,油气全产业链初步形成,制度创新成果数、全国复制推广数位居前列,集聚油气企业7607家,成为全国油气企业最集聚的地区。舟山港区成为全球第八、全国第一大加油港。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出口额年均增长8.8%,占全国比重从2.7‰提高到3.3‰。新区“四岛一城”建设初具成效,综合实力在国家级新区中处于中上水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5.71亿吨,江海联运量达2.56亿吨。普陀山机场改扩建完成,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50万人次。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甬舟一体化,沪舟甬跨海通道列入国家规划。

        这五年,我们坚持统筹发展,建设品质高端独具韵味的海上花园城市,城乡面貌展现新形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甬舟铁路历经三年八个月筹建顺利开工,甬舟高速复线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建成富翅门、秀山、鱼山、港岛、新城、新江南等6座跨海大桥,东西快速路、滨海大道建成通车,改造提升海天大道等一批高品质城市道路,舟岱大桥主线贯通。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居全省第二,PM2.5浓度每立方米从30微克下降到17微克,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三。成为全省首个全域旅游示范市。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覆盖率全省第二,全域美丽乡村画卷初步呈现。

        这五年,我们坚持创新引领,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体制机制迸发新活力。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均居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翻番,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省科学技术奖24项、授权发明专利2684项,实施省级以上重点技术攻关项目170项。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互联网“+政务”“+监管”扎实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全国复制推广。陆上和海洋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实施“亩均论英雄”“岸线效益论英雄”改革。列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城市。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完成社区村体制改革完善工作。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施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民生支出年均增长7.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68.7%。新增城镇就业12.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低位。开展社保服务城乡一体化国家试点,全市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76%。在全省率先实现低保标准城乡并轨。基本形成具有海岛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实施市区一体化高中招生,城区名校集团化办学18所,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建成投用,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岱山校区设立,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组建。加快建设健康舟山,健康城市综合指数位列全国前15%,海岛远程医疗获国务院表彰,县域医共体全面建成,人均期望寿命达80.51岁。全域推进现代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居全省前列。创新社会治理,率先建立县区级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打响“东海渔嫂”品牌,完善渔业基层组织管理体制。推行“一把手”信访接听制度,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大力支持国防海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家安全、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双拥优抚等工作,第八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称号,成为首批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民族、宗教、侨务、老龄、工会、妇女、青少年、档案、史志、气象、红十字、慈善、志愿者、助残扶残、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发展。高标准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工作,结对帮扶的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和万源市提前实现脱贫摘帽。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逆势增长,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较好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增速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在省政府加快经济发展、激励先进的“争先创优”行动中,我市连续拼得全省第二。

        1.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走在前列。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在全省率先采取居民小区、高校集中封闭隔离措施,率先关闭景区、宾馆、酒店,率先启动防输入、打造海陆空立体管控的“铁桶”机制,率先启动复工复产准备工作,确诊病例数一直保持全省最少,治愈出院率全省领先,成为全省首个实现疫情图和复工图“双绿色”的城市。全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企业用水价下调10%,企业用电价下调5%,非居民用气每方下降1.15元。顶住海上疫情防控巨大压力,扎实筑牢海上疫情防线,服务保障国际航线换班船员29000人,占全省的81%、全国的四分之一,全部落实闭环管控,未发生一例本土感染病例。

        2. “双招双引”卓有成效。中石化、中化、航天科工、上海卓然、扑浪科技、霍尼韦尔、SK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落地,110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524.2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2亿美元,增长1.7倍。抓好“2+6”重大项目清单落实,省市县长工程项目落地率达79%,省市重点项目提前完成年度任务,集中开工项目进度全省领先。“双百工程”落地开工项目102个,出让、盘活土地123宗。定海城西未来社区全面开工。定海远洋渔业小镇、沈家门渔港小镇正式命名为省级特色小镇。全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增长32%,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6.3%。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13家、领军人才创业企业33家,新入库高新技术企业60家。组建东海实验室,新增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家。引进高校毕业生1.37万人,“高精尖”人才引育数超出年度指标70%,国家、省“引才计划”入选数增长1.5倍,国家“万人计划”入选3人,均创历史新高。

        3. 城市建设强势推进。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完成一批“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实施海上花园城市建设攻坚行动,新建、提升改造城市道路24条,整治隧道12座,整治完成城区道路飞线6条。主要城区、主要城镇实现5G全覆盖,启动智慧停车平台建设,新增停车位1961个。建成城市公园2个,建成中心城区社区公园、口袋公园15个,新增绿道30公里。完成亮灯工程4个,核心区亮化工程初具规模。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改造完成老旧小区住宅884幢,受益群众17927户,新开工棚户区改造6178套,完成城中村改造清零409户,新建安置房2811套,安置住户1353户,城镇危房解危947幢。实施防洪排涝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五山分洪”工程。打好治水治污大会战,完成153个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7.37公里,创建品质河道100条。扎实推进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实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全覆盖。打造美丽城镇省级样板4个,新增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4个、新时代美丽乡村60个、美丽风景线4条。

        4.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功。举全市之力打赢创城攻坚战,以优异成绩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开展城市乱象专项整治百余项,一大批影响市容市貌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积存垃圾、卫生死角、违章建筑得到及时清除,36条精品示范街、177条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在全省首批完成县(区)“基本无违建”创建。城区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143条主次干道实行撤桶进店,成为全省首个城乡生活垃圾全焚烧城市。颁布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城市绿化条例等5部法规,创新实施80余项常态化管理制度,居民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扩大到91%。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智慧化转变。培育文明学校、文明家庭等6000余个,注册志愿者22.6万名,斑马线礼让蔚然成风,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5.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自贸试验区新一轮建设扎实起步,国务院改革赋权获批落地,上期所入股浙油中心,跨港区供油试点、低硫油出口退税政策顺利实施。实现油气贸易额5580亿元,原油加工2306万吨,油品储存能力3230万方,跨境人民币结算额突破1000亿元。船用燃料油加注量达472.4万吨,海事服务总产出达270亿元。加快布局建设海上LNG登陆中心,规划总量占全国22.5%。油气吞吐量首破亿吨,铁矿石吞吐量达1.73亿吨。铁矿石混配量达1656万吨。实施便企“一件事”集成改革,企业投资全流程审批最多80天,政务服务事项均可“掌上办”。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域全覆盖试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形成“舟山样板”,船舶通关效率全国领先。

        6. 惠民安民成效彰显。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成。高标准打好脱贫攻坚战,出台关爱困难群众系列政策,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2万元,居全省第二。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55%。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生猪存栏量超额完成省定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保持较低水平。学前教育招生服务区制度全面推行,市区普通高中一体招生政策顺利实施,新组建舟山一小、普陀二中2个教育集团,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达97.6%,“银龄助学”受援范围实现县域、学段全覆盖,出台在舟高校对地方发展贡献度评价体系。举办马拉松、国际铁人三项等体育赛事,新建25家渔农村文化礼堂,改造提升一批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国家级卫生乡镇占比全省领先,6个重点海岛开设住院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特殊病门诊医疗费用异地联网刷卡结算,高血压、糖尿病等12个病种纳入门诊慢性病保障范围。累计建成29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建设“幸福驿家”。开展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打好扫黑除恶收官战。全面禁止和打击海上非法采砂行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2%和20.5%,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位居全省前列,荣获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政治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建立重点工作清单,推行工作项目化,实施晾晒制度,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破除“中梗阻”,雷厉风行大抓落实。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政府重大决策规则,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深入推进依法行政。重视发挥新区决策咨询委和新区顾问作用。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征地拆迁等领域专项治理,“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9.6%。坚决惩处各类腐败行为,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得到严肃查处。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果断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合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广大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舟部省属单位、驻舟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舟山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广大侨胞和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压力较大;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创新引领需持续发力;城市品质能级、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海上花园城市建设需不断推进;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载力下降;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海岛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短板。少数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不会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对此,我们须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市赶超发展的关键突破期。按照市委七届十次全会部署,我市“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率先建设现代化海洋经济体系,率先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标杆,率先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率先推动全市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彰显城市之美、发展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建设“四个舟山”,展示“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海上花园城市。

        围绕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500亿元、20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左右,全市综合实力、科技创新、改革开放、生活品质、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四个舟山”和“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建设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海上花园城市。

        推进“十四五”发展,实现“十四五”目标,必须集中力量干好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件大事。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1. 坚持创新驱动,全力构建凸显舟山特色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海洋经济强市。建设区域性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建成国家高新区,布局海洋科技创新港,以东海实验室为引领,突破海洋关键技术应用,大力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中心,引进科研大院大所,激发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等在舟高校创新活力,加快海洋高技术服务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7%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以上。加大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政策支持,财政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加快发展绿色石化、船舶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渔业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延伸。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发展智慧海洋、海洋电子信息、海上智能终端、5G、数字基础产业等,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60亿元。打造海洋人才高地。持续升级人才政策,全面实施“舟创未来”海纳计划、高校毕业生聚舟计划和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引育“高精尖”人才400人、大学生10万人、高技能人才3.5万名。

        2. 坚持开放引领,全力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海上战略枢纽。以系列国家战略为牵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充分发挥舟山在全球资源配置、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枢纽作用。全力建设自贸试验区。坚持油气全产业链发展特色不动摇,坚持“三个1亿吨”建设目标不动摇,坚持谋划推进自由贸易港不动摇。实现大宗商品交易额2万亿元,油气贸易额8000亿元,炼油能力4000万吨,油品储存能力4000万方,天然气接收能力1100万吨,船用燃料油加注1000万吨,跨境人民币结算额1500亿元。加快建设国际油品交易中心、亚太铁矿石分销中心、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和LNG登陆中心,提高大宗商品战略资源全球配置能力,铁矿石、原油、天然气吞吐量分别占全国的13%、11%、11%。争创国家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枢纽港口。坚持陆海统筹、内外联动,推进港口国际化、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全力推进宁波舟山港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增强联动长三角、联通长江、辐射亚太的枢纽功能。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突破7亿吨。全面优化江海联运物流体系,建成规模化江海直达运输船队,推动江海联运数据服务覆盖长江沿线主要节点,江海联运量达3.6亿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谋划推进沪舟甬跨海通道,深化洋山区域开发,加快推进甬舟“六个一体化”,与宁波共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便利化行动,着力畅通要素循环,推动土地、岸线等资源要素更多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项目集中,加快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度。

        3. 坚持新型城镇化,全力建设品质高端独具韵味的海上花园城市。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品质和核心竞争力,城乡发展平衡度、融合度走在前列,全域打造高品质的海上花园城市。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建设滨海城市带,提升“三湾两岸”品质,打造海上画廊。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深入开展棚户区、城中村、旧厂区、老旧住宅改造和古城保护等五大攻坚行动。高质量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完善“大城管”体制机制,以一体化、网格化、智慧化、法治化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构建以甬舟高铁为标志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力建设甬舟铁路及甬舟高速公路复线,打通连接大陆的第二条通道。加快普陀山机场向浙东中型国际机场目标迈进。谋划推进舟山引域外优质水工程。统筹完善综合交通网、能源供给网、水利保障网、城乡服务设施网,加快实现城乡交通、供水、电网、燃气同规同网,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一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现代化、人口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实现新时代美丽乡村全覆盖,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达80%以上,打造具有舟山气质、海岛韵味的美丽乡村。加强生态建设。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加强“三区三线”管控,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推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全面构建生态保护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新格局,确保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打造省级“无废城市”,全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

        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实施富民惠民安民、推进共同富裕新举措,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持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可知可感的幸福舟山。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增收。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施低收入群体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实施住房保障、社会救助、慈善公益和高质量助残等四大行动,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到高中段15年教育,教育现代化、均衡化走在前列。加快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基本建成健康舟山。建设海洋文化名城,打造海上体育赛事集聚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城市吸引力,增加人口净流入,健全居家养老为主体、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最安全城市。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实施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建立健全海上安全精密智控机制,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争创二星、三星“平安金鼎”,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始终走在前列。

        三、全力以赴做好“十四五”开局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必须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按照市委总体部署,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做好“六稳”“六保”,打好“五大会战”,建设“四个舟山”,展示“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开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海上花园城市新征程,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出口额增长9%,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增至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能源和环境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

        重点抓好九方面工作:

        1. 着力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深入运用精密智控机制,做到人防、物防、技防并重,强化重点场所日常监管,筑牢海上疫情输入防线,创新医防融合机制,提高突发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守牢国门、医院门、公共场所门、社区门,确保冷链物防闭环管控,确保不出现聚集性疫情,确保不发生院内感染,确保不发生疫情风险点失管漏管,力争不发生本土新增病例,继续交出防疫高分报表。

        2. 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抓牢谋划、招引、落地三个环节,强化压力层层传导,形成“坐不住、等不得”的倒逼机制,争取项目落地100亿元以上2个、50亿元以上3个、20~50亿元8个、10~20亿元14个、1亿元以上100个,确保实际到位市外资金550亿元,力争600亿元以上。打造绿色石化、新材料、船舶装备、航空、现代渔业、电子信息等产业链,每条产业链排出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争取落地10个以上。抓好150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重大项目56个。省市县长工程项目落地率达50%以上。推进“三百工程”,出让或盘活产业用地100宗,开工产业项目100个,竣工投产100个。央企项目落地10个。加快2个省级未来社区建设,争创新批次未来社区1个。交通投资、民间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以及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速达到省定目标。加强要素保障,建立盘活存量土地挂钩奖惩机制,强化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和落地协调,形成量化管控的、强有力的推进机制。

        全面促进消费。实施促消费十件实事,提升夜经济十大标志性项目,打造1个智慧商圈、5条高品质步行街。打造数字生活新服务平台,实施数字商贸、数字学习、数字出行、数字文旅、数字健康、数字政务六大行动,培育建设1个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区)。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开展“放心消费在新区”行动,新培育放心消费单位3000家,培育放心消费重点县(区)1个。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网络零售额增长12%。

        持续稳外贸稳外资。出台新一轮稳外贸政策,强化出口“订单+清单”监测管理,帮助外贸企业拓市场、抢订单、增信心。力争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800亿元,出口额占全国比重达3.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

        高质量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油气全产业链发展,实现大宗商品交易额8000亿元、油气贸易额6500亿元,油品储存能力3600万方,天然气接收能力500万吨,农产品贸易交易额250亿元,人民币跨境结算额1100亿元,船用燃料油加注600万吨。坚持安全和环保优先,确保浙石化二期建成投产。加快改革赋权政策落地,新增制度创新成果38项以上。深化与上期所战略合作,加快浙江油气交易中心建设,建成运营天然气交易平台。探索商储国储轮换机制。推进数字自贸区建设。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争取将沪舟甬跨海通道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推进北部海域和跨洋山港区供油常态化,试点开展LNG加注业务。推进各县(区)与上海市辖区结对,加强产业转移和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合作。深入推进甬舟“六个一体化”重点项目,启动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启动江海联运服务中心2.0版。实现江海联运量2.8亿吨。运营首支江海直达运输船队,实现粮食“散改集”多式联运常态化,开辟“海进江”散货准班轮航线。引进国际船员管理、第三方供应链、仲裁、金融等现代航运服务企业60家以上,实现海事服务总产出350亿元。

        3. 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实施研发投入“三年倍增计划”,企业研发支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快提升。完成滨海科创大走廊规划。建设东海实验室、绿色石化产业研究院。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新增技术创新中心3家。探索设立产业科创基金,实施10项以上产业创新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启动“揭榜挂帅”机制,建立“市场化应用为唯一验证”评价体系。制定“舟创未来”海纳计划,出台大学毕业生留舟、回舟创业扶持政策,力争引育“高精尖”人才60名以上,招引大学生1.6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000名。

        持续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深化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工作,争取石化园区扩展区获批。强化开发区、园区、功能区经济主战场,定海建设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冷链物流基地;普陀建设水产品绿色加工小镇、金融小镇、生命健康产业基地、绿色海洋大数据产业基地和楼宇经济集聚地;岱山建设石化装备制造基地、石化服务业基地、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和油品储运基地;嵊泗建设临港产业基地和海洋牧场;海洋产业集聚区建设先进信息材料基地、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和航空产业小镇;普朱建设旅游禅意小镇;新城培育服务外包、电子竞技等吸引年轻人集聚的业态,建设海洋科考服务产业基地、楼宇经济集聚地和服务外包基地,加快小干岛建设;海洋科学城建设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基地、创新创业产业园。每个产业平台都要有1个标志性项目落地。

        加快金塘、六横开发建设步伐,坚持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招商、同步建设,金塘围绕先进材料、装备制造、港口物流、螺杆产业提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落地一批重大项目,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及高端制造岛;六横围绕船舶装备、清洁能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落地一批重大项目,打造清洁能源岛。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项目100项,营收超千亿级企业实现零突破,企业“小升规”20家。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改工程,全年技改投资增长10%。推进存量船企重组合作、绿色改造,培育船舶动力、电子、游艇、专用船、清洁能源船等制造产业,至少引进1个游艇制造项目。推动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持续实施国内渔业减产增收行动,高效发展大型深水网箱、围栏养殖,建设绿色水产品加工小微企业园,深化绿色渔业权改革试点和国家新材料渔船试点,高质量实施远洋渔业发展五年计划,打造远洋渔业第一市,实现产值600亿元以上。普陀、嵊泗各引入1个规模较大的海水养殖项目。推进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低效企业整治提升,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增长10%以上。

        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推进企业高水平上云用云,打造数字化标杆企业10家以上。建好浙江省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探索建设国际数字离岛。新开通5G基站1000座以上,基本实现5G网络陆域全覆盖。建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加快推进智慧海洋舟山群岛试点示范工程,启动船联网建设,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增速达15%。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港航物流业,推进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完善港口物流集疏运体系,提升航运业综合竞争力。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6亿吨,沿海船舶运力达810万载重吨。提升海洋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7%。建设国际海岛休闲度假目的地,打造“3+3”海岛公园样板区和8个文化旅游主题岛,各县(区)均引入1家高品质旅游度假酒店。筹办2021国际海岛旅游大会。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具有舟山特色的系列文化产品,争创省文化产业重点县(区)1个、省级文化产业重点园区1个、省级文创街区2个。办好精品体育赛事,推进海上体育赛事集聚地建设。加快金融产业集聚发展,企业上市取得突破,直接融资超120亿元,融资租赁业务规模达450亿元以上。完善现代国际服务贸易产业体系,国际服务贸易实现正增长。

         4.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完成城市控规和专项规划编制。按照一体化要求,强化城市建设项目标准审查工作机制,推进海上花园城市建设攻坚行动。打好综合交通大会战,加快建设甬舟铁路及甬舟高速公路复线,建成舟岱大桥、526国道嵊泗段等重点项目,推进城市中部通道、滨海大道甬东段工程,建设提升陆岛交通码头12座,新增更新公交车50辆以上,更新提升客渡轮8艘。普陀山机场增开国内重要城市航线2条,旅客年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积极发展岛际航线。新建城市道路20条,提升改造道路10条,整治中心城区道路飞线5条,新增停车位1000个。高标准建设滨海城市带,改造提升千岛路—体育路段,实施滨海游步道贯通提升工程,打造沈家门—鲁家峙“一港两岸”和新城夜游景观亮化精品工程。构建山城海融合的特色公园绿道体系,新改建城镇绿道15公里,新建城市公园2个,建成社区公园、口袋公园15处。努力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美丽城镇省级样板3个、达标乡镇8个。加快本岛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推进舟山污水处理厂一期及配套污泥处理工程建设,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15公里。加快全面融入全省水资源调配体系,实施本岛水资源提升利用综合工程。全面建成大陆引水三期工程,开工建设嵊泗大陆引水工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积极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坚持整体连片,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4个、旧厂区改造项目5个,推进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20个,货币化安置比例达50%以上。改造老旧小区住宅700幢以上。注重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启动定海古城保护项目2个,推进定海古城太平弄区块建设,打造具有古城特色的商业文化示范区。海洋产业集聚区强化产城融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学校、医院、商贸等配套功能。全面开展地下管网补测补绘,实施防洪排涝项目67个,建设强排泵站9个,提标加固海塘14条。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行市容市貌城管网格管理制,深入实施“洁化、序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志愿者之城。实施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深入开展违法乱建、垃圾乱扔、烟蒂乱丢、车辆乱停等专项整治行动,新建精品示范街8条,创建“门前三包”示范街10条,建设席地能坐示范区30个。打好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攻坚战,创建25个省级高标准分类示范小区,完成66个小区生活垃圾撤桶并点。完成15个公园、122个公厕服务提升。加大存量违法建筑拆除力度,全面遏制新增违法建筑,拆后土地利用达80%以上。实现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推进市区管理一体化,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加快智慧城管开发应用,推进智慧交管建设,建成市区智慧停车系统。岱山、嵊泗争创全国文明县城。

        5.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实施数字化改革行动。制定实施数字化改革行动方案,统筹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法治融合发展。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推行“全域通办”,力争推出30项“智能秒办”事项,以数字化手段推动“一件事”集成改革。深化惠企政策兑现等数字化应用。推进低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20个工作日”改革,全市投资项目审批实现“4个100%”。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深化“办事不出岛”改革,推广“云上大厅”远程办事模式。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受理率达85%以上。实施综合执法数字化改革,实现对企业“综合查一次”。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确保数据安全。

        深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化行动2.0版。对标实施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特色指标体系,搭建油气企业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数字口岸。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探索自贸试验区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利率水平保持全省低位。争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立全市营商环境智控指数,季度排名居全省中偏上位次。

        精准服务企业。深化“三服务”,谋划实施新一轮降本减负措施,积极落实国家、省水电使用等优惠政策。深化“企业码”应用,提升涉企服务精准化水平。开展“十百千”务工人员招引计划。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升级版,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不良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打击逃废债,营造良好金融环境。深化环保服务企业示范行动,提高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精准化水平。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突出营业收入和利润率,完善业绩与薪酬挂钩机制。

        6.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海岛样板

        壮大渔农村经济。启动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创建乡村产业融合示范区3个、省级休闲乡村3个。打好“粮、猪、菜”保质保量保供组合拳,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7.9万亩以上,生猪存栏量完成省定任务。实施新一轮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级五年行动计划,落实土地征收补偿费村集体提留不少于20%制度,全市行政村集体经济均实现年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提前完成省定相对薄弱村清零任务。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千万工程”,新建、提升美丽小岛5个,打造美丽乡镇4个、美丽风景线4条,培育新时代美丽乡村70个,实现美丽乡村示范县全覆盖。完成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主要乡村5G网络全覆盖。

        创新渔农村治理。做好换届后半篇文章,完善“一肩挑”后村社治理体系。健全“两进两回”长效机制,将农村人才纳入全市人才体系,实施农创客培育行动,提升渔农村带头人能力素质。提高乡村“四治”融合水平,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30个、民主法治村10个。集成推进渔农村各项改革。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抛荒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农村合理用地保障机制。

        7.着力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自然资源规划管理。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构建“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建立“云账簿”。强化公益林建设和天然林保护,完成绿化造林6480亩。综合推进闲置用海、用地和低效土地整治,处置历史围填海1万亩以上,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00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000亩,新开发低效用地3000亩,启动垦造耕地7000亩。

        持续推进环境治理。扎实做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守护“舟山好空气”金名片,做好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工作,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深化碧水行动,建成污水零直排区50个,确保省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推行“一证式”环境监管模式,完善海陆统筹环境协同管理平台。探索海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强化海洋生态保护。深入推进“蓝色海湾”工程,全面推进生态海岸线建设,严控近岸海域污染排放,建成全国海岛生态减灾示范区。强化码头岸线整治,完善本岛及周边岛屿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强船舶生产和生活垃圾投放管理。深化舟山渔场修复振兴,推进海洋特别保护区、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放流各类海洋水生生物5.5亿单位,不断提升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持续开展“清海清网”专项执法行动,严格规范休渔开渔管理。

        8.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确保财政投入民生支出不低于66.7%。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内。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居家养老服务立法工作,实现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全覆盖。推进医保市级统筹省级试点。万人以上人口集聚乡镇(街道)全部建成“残疾人之家”。持续推进安居工程,竣工559套、交付1333套。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完善直采直销体系,新建“菜篮子”销售点15个。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实施海岛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抓好名校集团化办学,提升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完成市特殊教育学校主体工程,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开展在舟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贡献度评价。推进健康舟山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力争基层就诊率达65%以上。启动基层中医师承培养项目。加强青少年近视防范,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新建提升城市书房10家。启动第二批“幸福驿家”建设。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切实加强慈善、民族宗教、外事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争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高质量建设平安舟山。制定最安全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实施“618”工程,加快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建设。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分级调解体系,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与110报警服务平台、网格员与社区民警双联动。深化“海上枫桥”“东海渔嫂”等品牌建设。推行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社会风险全过程监管机制。推进雪亮工程、智慧村社、天罗海网建设,实施“智治铁桶”“海岸卫士”工程。完成12345热线升级改造,推进重复信访事项治理,创建信访工作示范县(区)。加强网络安全整体能力建设。建立海上精密智控机制,加强重点海域气象灾害精准监测预警,铁腕推进渔船、海上交通运输船安全管理,强化危化品、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确保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

        9.着力打造整体智治现代政府

         强化政府系统政治建设。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闻令即动,雷厉风行,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加快整体智治政府建设。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建成投用“舟山大脑”,加快建设“掌上办公之市”“掌上办事之市”“掌上治理之市”,实现部门间非涉密事项100%线上办理。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住”和职能部门“管得着、看不见”问题。推动“基层治理四平台”系统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系统协同对接,提升社会智治能力。争先创优,唯实惟先,坚持指标化、项目化、闭环化、协同化抓落实,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发挥政府重要作用,推动重点领域立法。实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和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监察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加强清廉政府建设。全面压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深化廉政风险分析会制度,强化防范堵漏洞。建设节俭政府,严控“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不低于10%,真正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

        各位代表!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民办实事,坚持民生实事“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经过公开征集、网上评选和反复征求意见,提出了七个方面16件候选建议项目,提请会议票决。我们将根据票决结果,认真抓好落地见效。

        各位代表!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期待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激情创业、拼搏赶超,打好“五大会战”,建设“四个舟山”,展示“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创造出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海上花园城市的新气象!